《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與表現性評價現狀研究》調查問卷(教師版)
尊敬的老師:
您好!我們正在進行一項關于“基于體驗學習圈理論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表現性評價的實踐研究”的市級課題。為全面了解現狀,特開展本次問卷調查。本問卷實行匿名填寫,所有數據僅用于整體分析,將嚴格保密,請您根據實際情況放心填寫。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教齡是:【 】
A. 5年及以下
B. 6-10年
C. 11-20年
D. 20年以上
2. 您目前任教的年級是:【 】
A. 低年級(1-2年級)
B. 中年級(3-4年級)
C. 高年級(5-6年級)
3. 您的職稱是:【 】
A. 未定級
B. 二級教師
C. 一級教師
D. 高級教師
E. 正高級教師
第二部分:認知與理解現狀
4. 您對“跨學科主題學習”(即圍繞一個主題,整合兩個及以上學科內容進行教學)的了解程度是:【 】
A. 非常了解,并能清晰闡述
B. 比較了解,基本知道其內涵
C. 一般了解,但概念比較模糊
D. 不太了解
5. 您對“表現性評價”(即通過設計真實任務,評價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能力與素養(yǎng))的了解程度是:【 】
A. 非常了解,并能清晰闡述
B. 比較了解,基本知道其內涵
C. 一般了解,但概念比較模糊
D. 不太了解
6. 您對“體驗學習圈理論”(具體體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主動實踐)的了解程度是:【 】
A. 系統(tǒng)學習過并嘗試應用
B. 聽說過,但了解不深
C. 僅聽說過名稱
D. 沒聽說過
7. 您認為在小學數學中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最主要的價值是什么?【可多選】
A.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數學更貼近生活
B.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C. 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D. 落實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E. 其他
第三部分:實踐與應用現狀
8. 您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頻率是:【 】
A. 經常開展(如每學期2次以上)
B. 偶爾開展(如每學期1-2次)
C. 很少開展,僅在公開課或賽課時嘗試
D. 從未開展過
9. 如果您開展過跨學科教學,最常與哪些學科融合?【 可多選 】
A. 科學
B. 美術
C. 語文
D. 勞動/綜合實踐
E. 體育與健康
F. 道德與法治
G. 音樂
H. 信息技術
I. 其他
10. 在評價學生學習時,您使用表現性評價(如項目成果、實踐操作、演示報告等)的頻率是:【 】
A. 經常使用
B. 偶爾使用
C. 很少使用
D. 從未使用
11. 在您的教學中,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依據是:【可多選】
A.單元測驗/期末考試等紙筆測試成績
B. 課堂練習與作業(yè)
C. 課堂提問與發(fā)言
D. 實踐操作、項目活動、小組合作等過程中的表現
E. 學生自評與互評
12. 您認為在小學數學中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可多選】
A. 缺乏系統(tǒng)的課程資源和案例參考
B. 教學時間和課時安排緊張,難以深入展開
C. 自身跨學科知識儲備和設計能力不足
D. 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來衡量學習效果
E. 學校支持和教研氛圍不足
F. 擔心影響數學本體知識的教學和考試成績
G. 其他
13. 您在設計和實施表現性評價時,遇到的主要挑戰(zhàn)是:【可多選】
A. 難以設計出既真實又能精準對應教學目標的評價任務
B. 評價標準(量規(guī))難以制定,主觀性強
C. 觀察和記錄學生過程表現耗時耗力,難以操作
D. 如何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和有效反饋,以改進教學
E. 學生個體差異大,統(tǒng)一評價標準難以公平衡量
F. 其他
14. 為了更好地推進跨學科教學與表現性評價,您最希望獲得的支持是:【可多選】
A. 提供優(yōu)秀的、可直接使用的跨學科教學案例和資源包
B. 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評價工具設計的培訓
C. 組織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加強不同學科教師間的協作
D. 獲得專家持續(xù)性的跟進指導
E. 學校在課程安排和評價制度上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F. 其他
問卷到此結束,再次感謝您的寶貴時間和真誠分享!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